親子專題: “覺醒父母與新世代小孩" – 訪談 Interview 01


這一集Podcast 的內容: 訪問「走在心靈成長道路上的媽媽 Sunny」,聽聽看Sunny如何用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小孩成長的過程,用怎樣的心態來陪伴18歲的"新世代的小孩"一起成長。
希望這樣不同角度的觀點可以給關注孩子成長的父母們不同角度的提醒。
關於親子專題 未來我有新的靈感與企劃,會在這裡不定時的分享~

Sunny 的臉書粉絲專頁 “仙姑Radio": https://www.facebook.com/voicetubefromhigherself

上課小故事分享 on 2019.11.14
週五下午上課 我正在改作業
小朋友有的寫完功課在旁邊玩一下
等下還要回來座位 複習聽力
有的小朋友還在寫功課⋯
突然 一位正在寫功課的小朋友說「還是英文班好」
我嚇一跳⋯⋯「不是在寫作業嘛? 為什麼突然說還是我的英文班好⋯?」
小朋友說「安親班的老師都好兇喔!有時候還會打人 好痛!⋯」
我不是很清楚外面安親班的情形 所以我回她:
「可能你們的安親班老師都比較年輕,我的年紀比較大⋯ 所以我比較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
另外 我不喜歡跟你們生氣😫
因為每次生氣 我都會氣😤很久⋯
可是我對你們學英文都很嚴格啊!」
小朋友們說「可是我們不怕妳啊!」😅
「我不需要你們怕我啊!我只要你們快樂的學好英文!
所以我會想個聰明的辦法讓你們可以好好的學英文 同時 我也不需要兇巴巴又要生氣的教你們英文⋯⋯」

回想我以前的成長過程 初中時 考不到老師的高標準 挨板子是常有的事
或是 不符合班導師個人思想風格的模範生標準 常常感受到老師的冷眼冷語
在這些老師的眼裡 只有讓導師本人得到表面風光的「好學生」才是人⋯
從我開始教小朋友英文 我就發誓以前我討厭的「老師模式」我絕對不要重蹈覆徹
不想讓我的學生經歷類似的事件

我的學生都是「iPhone 世代」誕生的小孩 (第一代蘋果 iPhone 是2007年誕生)
她們沒有看過不是彩色螢幕的手機📱
她們也沒有用過不是觸控螢幕的手機📱⋯
未來 AI 人工智慧、物聯網應用科技只會越來越發達而且快速的無法想像
這一群「iPhone 世代」的小孩將來要面對的現實與挑戰 應該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現在無法想像的
應該要怎麼引導「iPhone 世代」的小孩學習成長 引導她們長成自己個人特色的樣子

關於靛藍兒童?
在 1960 年代以及 1970 年代和 80 年代,人們開始越來越多地註意到兒童的某些行為,這些行為以前沒有被記錄下來。 這些孩子們似乎以不同的方式處理情緒。 小孩的直覺非常好,可以很容易地感受到周圍的能量。 自從他們第一次被注意到以來,靛藍兒童的數量有所增加,一些人認為今天出生的兒童中有多達 90% 是靛藍兒童
重要的是要了解 Indigo Children 帶來了更新意識的教義和感知世界的新方式。 這帶來了一個更美好的世界的可能性,它有更多的理解、更高水平的寬容與和諧,以及每個人的新希望。

靛藍兒童的四種類型
靛藍兒童有四種類型,每種都展現出自己獨特的技能和特徵。
這些類型是:
藝術家 – 展現出更具創造力的一面,藝術天分更加敏感,對與藝術有關的任何事情都感興趣。 他們將會成為演員、畫家和音樂家。
概念性的 – 這些更注重技術開發,喜歡獨力承擔研究項目而不是與人合作。 他們是未來的科學家、工程師、計算機開發人員等。
人文主義者 – 這些孩子精力充沛、善於交際、友善。 他們通常最終會擔任幫助他人的角色。

跨維度 – 不像前三個類型常見,這些是有遠見Vision的人。 他們將為地球世界帶來新的哲學和宗教。

廣告

%d 位部落客按了讚: